时隔多年,娟娟在这段婚姻中最后悔的,就是听信了男友的花言巧语,零彩礼嫁给了他。
娟娟与男友谈婚论嫁时,不过二十多岁。两个年轻人一穷二白,再加上婆家的哭穷。凭着对爱情的信仰,娟娟不顾爹妈劝阻,没要一分钱彩礼,义无反顾地嫁了。
娟娟本以为婆家会因为自己零彩礼出嫁而感恩戴德,没想到婚姻却是噩梦的开始。
一开始公婆也承诺将娟娟视如己出。但时间久了,再加上娟娟生了女儿,夫家话里话外便带了些指责的意味。娟娟甚至在月子里听到婆婆在外面说:“她就是个不要彩礼的赔钱货,又生了个小赔钱货。”气得她瞬间回奶。
因为这些事,娟娟和丈夫的关系也急转直下,从恋爱时的无话不谈到现在的一张口就吵架。
娟娟认为,这都是自己在结婚时不要彩礼造成的。“如果当时像其他姑娘一样强势一点,咬紧彩礼不松口,现在也不会落到这步田地。”
不要彩礼的懂事姑娘被婆家怠慢轻视。但新闻中因为高彩礼导致谈婚论嫁的男女反目成仇的,或是被婆家戳着脊梁骨说“卖女儿”的,比比皆是。
相反的,因不要彩礼而被婆家百般疼惜,或因收了高额彩礼,受到婆家平等尊重,被当成亲闺女一样疼的姑娘,也屡见不鲜。
彩礼,是我国自古以来便存在的习俗。古称“男方下聘,女方纳彩”,即男方要娶女方为妻时,需要给女方家礼金。
它主要表明了男方把女方当作珍宝来看待并诚心求娶的态度,同时也是对岳父岳母养育出了优秀女儿的答谢敬礼。
彩礼的意义,远不是某些人故意曲解的“卖女儿”。
一般女方父母会取与聘礼同等的钱作为女儿的嫁妆,并将这两笔钱相加,悉数让女儿再带回到两个人的新家。作为小两口未来生活的启动资金和应急用钱,使新婚夫妇的生活更有保障。
社会在发展,地域文化也各有差异。有些“天价彩礼”的确让婚姻变了味道。但彩礼的初衷,不过是即将结亲的两家人为了表示对小两口的祝福,讨个彩头而已。
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,也有许多姑娘们纷纷站出来,称自己结婚是为了爱情,只要两个人感情好,彩礼什么的并不重要。
但真正明事理的婆婆知道,不要彩礼的女人,比要彩礼的女人要求更多。
一位匿名答主在知乎提问“结婚不要彩礼的姑娘,后来都怎样了?”下面,分享了自己的故事。
她结婚时,公婆直接挑明不给彩礼。她与父母交换意见后找公婆谈判,说如果公婆愿意按照新办法来不给彩礼,那女方也不陪嫁妆。婚房小两口一人一半写两人名字,过年也各回各家。生孩子跟谁姓由夫妇俩自己决定。
公婆当场黑脸,但由于心疼钱,最终不但没给彩礼,连像样的婚礼也没办。
于是答主履行婚前承诺,孩子跟自己姓,自己的父母帮忙带孩子,逢年过节也留在娘家。
儿媳妇鲜少上门,孙子还姓了外姓,农村的公婆被亲戚的闲言碎语戳穿了脊梁骨。他们后悔不已,想要补上彩礼给孩子改姓,可为时已晚。
目前,虽然女性的地位有所提高,但在仍以男权文化为主导的大环境下。结婚这件事,尤其需要看中的是男方的诚意。
尽管彩礼钱很可能是不小的开支。但作为该尽的礼数之一,再加上约定俗成的力量,大部分男方家庭对于彩礼并不抗拒。
退一万步讲。如果男方真的一毛不拔,不仅会在婚前将两家关系闹僵,结婚后女方势必会在男方身上索取更多,小两口的日子也会演化为互相算计。
本想踏踏实实过日子的两个人,因为一笔彩礼闹得不可开交,何必呢?
贪小便宜吃大亏。真正“懂事”的婆家,是不会抠搜着一点彩礼钱不肯放手的。
婚姻,归根到底还是需要两个年轻人好好经营。
双方父母无论是见面也好,“谈判”也好,彼此之间的诚意最为重要。
在两个年轻人感情笃定且没有特别值得反对的地方时,女方不可无视男方家的经济条件,在彩礼的要求上“狮子大开口”;男方也不太适合抱着“我穷我有理”的想法,拼命削减彩礼的开支。
最好的结果,是男女双方在按照当地风俗和彼此约定的同时,将彩礼的金额控制在自己经济能力范围之内。
毕竟目前独生子女较多,彩礼最终还是会落回到小两口手中,让父母背上过重的经济负担,也并不是什么好事。
譬如,很多地方,将“六万六”“八万八”这样的谐音数字作为彩礼,金额既算不上特别巨大,在一般家庭的承受范围之内;又能讨个好彩头,取“六六大顺”、“八方来财”等意,饱含了对小两口未来生活的殷切祝愿。
但说到底,女人婚后生活是否幸福,与婆家关系怎样,彩礼只是影响因素之一。
关键还是在于男方以及男方家人的人品。
在歌曲《分手快乐》中,梁静茹唱:“其实爱对了人,情人节每天都过。”
婚姻也是同样。
嫁给真正疼惜你的男人,无论要不要彩礼,都会过得幸福。
而嫁给拎不清原生家庭关系的男人,即使要了彩礼,也会被戳戳点点。
但愿每个女人,都能在婚前擦亮眼睛。
从商讨彩礼的细节当中,了解未来公婆的人品。
我是情感咨询师夜沙,如果你有任何情感问题可以直接联系我
点击右下角的在线咨询,马上联系老师,我会帮助你解决情感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