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啊为什么不会。
“在一起很久”和“结婚”本来就不是有必然联系的两件事,只不过太多人不能理解婚姻的本质和恋爱的巨大差异,才造成这类题目下面,经常不同群体(注意不是性别哦,后面会提到)自说自话,鸡同鸭讲,宣泄现象。
全文2000字,一篇文章的时间,让你理解包括嫁妆/彩礼/房子加名这一系列问题,能够实现和伴侣有效的沟通,未来婚姻更加幸福。点个赞/收藏防止找不到哦~
一.婚姻的本质
虽然前几年有种很流行的说法,“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”,还有模有样号称出自《毛泽东选集》,不但这个所谓的出处已经被证明是谣传,这句话本身也站不住脚。
婚姻是什么?
上过的社会学历史学课里,教授着重强调的第一个概念,就是婚姻的出现本身并不是为了爱情。
婚姻的存在,更多的是社会契约,作为家庭结合的纽带,缔结一个生活共同体,让双方的结合成为更好生活的保障。
既然如此,一个甜蜜愉快的恋爱对象,和一个适合的婚姻伴侣之间,原本就不是等号的关系。
就像我喜欢珍珠奶茶和麦乐鸡,难道就能硬要说它适合做主食?
听起来世俗又现实是不是,停,抄家伙开始骂我“向钱看”之前,先把以下读完。
这里的不相等,不是给不为未来考虑洗地,毕竟如果是真心相爱,希望一直在一起显然是自然会产生的愿望。
一个人口口声声爱你,却从来没有把和和你在一起写进未来的打算,不在心里打个大大的问号难道还留着过年?
所以不相等的意思是,如果你现在的恋人,作为婚姻伴侣而言可能存在较多的隐患,需要你慎重对待这个问题,选择重新考虑,或者提早预案,做好多多磨合的心理准备,和沟通方面的努力。
二.影响婚姻幸福的磨合点
双方家庭--经济和心理的双重因素
经济因素不用多说。中国自古以来强调“门当户对”,经济和消费层次相差太大,会带来阻力是不言自明的事情。
更值得警惕的是心理层面的分别,也是造成彩礼相关问题鸡同鸭讲的重要原因----
越是生活在底层/传统环境,普遍观念中越觉得,女性的生产力有限,婚后仰赖男性的程度强。
一旦步入婚姻,小环境舆论的强大力量决定了,女性一方面要承担家庭的主要内务,(丧偶式婚姻/育儿),一方面离婚成本极高,离婚很难独自支撑生活,使得婚姻的机会成本大大提高。
以陈思诚佟丽娅为例,佟丽娅的爸爸曾经说过一句被很多人诟病的话:
无论男生女生,设想一下,假如你对婚姻的预期,是去对方家“伺候”男人,当牛做马,履行生育工具,性玩具,不用充电的扫地机器人/洗碗机/洗衣机等多重功效,男人出轨了也大概率且行且珍惜。
会不会想在自己“卖得上价”的时候,多索取一些保障?
再说白一点,这种思维的核心是物化女性和两性博弈,双方都以原生家庭作为“自己人”,试图在对方身上获得更大的好处,未必完全处于恶意,更多是出于自保的需要。
如果原生家庭处于这种语境,彩礼/房子加名/车子是不是都容易理解了?
从女生角度,这样是为了给自己之后的生活更多保障,从男生角度,让渡部分利益,作为对婚后的一种担保,给女方传达出更强的重视感,从而让婚姻得以缔结。
反之,越是城市的语境,如果没有这段解释,可能就会觉得很匪夷所思。
对城市环境下成长的人来说,女孩子们从小受着一样的教育,拥有着一样的继承权,在家务的分工中也不是理所当然的承担者(甚至我闺蜜一直觉得男人就应该像她爸爸一样既能赚钱还能做饭),步入婚姻只不过是换个地方生活,(还生活的很滋润),凭什么索要彩礼?
这种语境下,关于彩礼/房子车的争执就会更多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:
1.同样作为对女生的某种补偿
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,城市女性地位的提升,本质还是女性生产力提升的结果。
但是生育带来的产假,对职场黄金期的打断,身体上的影响,都决定了女性天然要承担更大的义务和风险,婚前作出一些补偿也是合乎情理的事情。
北大的薛兆丰教授在《奇葩说》里对这个问题有过很精彩的论述:
沟通过程中,如果双方都能就这个问题互相理解,就会更容易达成一致。
2.你到底爱不爱我??
个人觉得这题真的才是送命题榜首,任何事件如果引起对真心的怀疑,显然会是很伤害双方感受的一件事。
如前文所说,和伴侣在彩礼问题上的分歧,很可能是由于双方原生家庭的原因,来自不同的语境,观念冲突未必说明哪一方不真心。
这样的情况,就需要双方在沟通过程中,付出很大的耐心,试着放下对立的立场寻求共同的和谐。
但同样要说明的是,相爱和走入婚姻,都需要两个人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,照顾对方的感受,为对方着想。
如果女方只考虑自己,不在意给对方造成的经济负担,或者男生一心只知道指责对方自私,这段关系的合适程度还是值得推敲。
祝大家都能拥有甜甜的恋爱和婚姻~